隨著時代的發展,電子產品已經成為了人們不可或缺的學習、娛樂工具,升學壓力下,孩子們除了日常上課、作業,還有課外輔導班、網課等,隨之而來的是孩子們眼睛過度疲勞,視力下降,出現近視等問題,因為青少年兒童還在發育,過早出現近視,如果不及時矯正會發展成高度近視,出現很多繼發性疾病,如視網膜脫落、青光眼、白內障等等,學生近視發病率居世界第二,人數居世界之首,近視發病率高達50%至60%,國家高度重視,已然成為我國嚴峻的社會問題。
調查顯示,我國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28%、初中生為60%、高中生為85%,而且有平均每年增長125度的趨勢,因此兒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為學生、家長及社會所關注。
兒童青少年近視如何防控?
眼壓高,是促使近視增長的一大誘因。所以,當近距離用眼強度大、時間長時,一定要多抬頭望遠,讓眼睛適當地放松……
什么是近距離用眼?
近距離用眼就是用眼看近處的東西,如看書、寫字、用電腦等,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使眼過度疲勞,容易產生近視或者加深近視度數。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導致眼部肌肉緊張、血液循環障礙、供血不足和新陳代謝失衡,近視眼是長期近距離用眼的結果。
一、肌肉緊張
當我們看遠時,睫狀肌和晶狀體都保持正常安靜狀態,沒有動作,遠處目標看得很清楚。而當我們由遠看近時(目標來自5米以內),隨著目標的移近,眼睛要想使這種來自5米以內物體反射出來的發射光成像在視網膜上,單憑晶狀體調節一種功能是不行的,這時雙眼就要發生3個動作(集合、調節和縮瞳):雙眼內直肌同時等量收縮,睫狀肌收縮使晶狀體變凸,眼的屈光度相應增加,以便物體在視網膜上的成像輪廓清晰。由此可見,當眼睛長期、持續看近時,以上這幾組肌肉都需要長期、持續收縮,久之必然導致肌肉緊張、麻痹、功能喪失。
二、血液循環障礙、供血不足
由于肌肉長期收縮,必將壓迫與其相連的眼部血管,導致眼部充血、眼部血循環障礙。特別是睫狀肌,它與眼部主要的供血動脈相連,它的持續收縮,不僅導致自身的血循環障礙,同時還壓迫了眼部主要的供血動脈,從而加速了眼球整體的供血不足。肌肉的收縮是需要能量的,眼部的血循環障礙,使營養物質不能及時供給,這種狀況進一步加重了睫狀肌的痙攣。
近距離看書和看手機對眼睛的傷害一樣嗎?
其實相比較看書、學習,近距離看電子屏幕對眼睛刺激更大。隨著人們電子產品的使用頻率增多,面對的電子屏幕幾率也會越來越大,我們在近距離觀看電子屏幕時,由于電子屏幕的光線是在不斷調節的,眼部的肌肉也會隨著光線明暗的調節,瞳孔不斷地收縮。這樣長期處于緊張收縮的狀態,使眼部必然會過于疲勞干澀等,長此以往導致視力的下降。所以青少年兒童一定要控制電子產品的使用,避免過度玩手機、電腦。
近視的成因也不光是這一個方面,其中也包括了遺傳因素或者使用光線比較復雜,學習習慣不健康,看書姿勢不正確等,但是萬變不離其宗,都是由于眼部肌肉一直處于緊張的狀態而無法回到原來的形狀,眼軸增長,眼球變形而形成近視,所以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保健工作,盡量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,建議發育期青少年兒童在學習生活過程中,至少看近處40分鐘就遠眺休息一會,放松眼睛,預防近視的發生和發展。
- 下一頁: 幾種常用近視緩減方法,優缺點大對比!
- 上一頁: 教育部 部署2022年全國“愛眼日”宣傳教育工作